朱栾水。”
&esp;&esp;每月万瓶儿的花水过手,花掌柜实在太熟悉这味道了,就跟他们库里的一模一样。
&esp;&esp;只有些许的夫人小姐身上花掌柜闻到过这个味儿,其他的都没有,想来这流传出来的花水也不多。
&esp;&esp;“不是薛家干的,那就是做工的偷偷带出来的了。”只有这两个可能。
&esp;&esp;不是薛家监守自盗,那就是里边的人偷偷带了出来转手卖了高价。
&esp;&esp;这些东西他们经手的多,要真想着偷摸带几瓶出来不难,转个手就能白白得一笔银子,有几个能不应的?
&esp;&esp;花掌柜也是这样想的,“人手太多了,监工一双眼也看不过来这么多人。”
&esp;&esp;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妇人,约了旁人一块给打个掩护,往胸口一藏,谁还敢收她身的?越是没有的就越想要,这些夫人小姐的点子多,在铺子上买不到,目光就转到了帮工的人身上去,这高价一出,不怕没有人不动心。
&esp;&esp;这就是俗称的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”
&esp;&esp;喜春合上账目:“那你先观察观察,看看流通在外边的多不多,要是不多也就罢了,要是多,这事儿还得叫了薛家出面儿。”
&esp;&esp;有法子,自然有漏洞,总不能把路给堵死了的,只要流出来的数目不多,喜春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。
&esp;&esp;他们都能发现的事儿,薛家还能不知道?花水作坊里头,除了帮工的,还有不少小管事、监工、管事,有薛家的亲信儿在里头,周家单子又催得紧,为了揪出来几瓶儿藏着的花水大动干戈的,不划算。
&esp;&esp;花掌柜应下,说有了消息就报过来。
&esp;&esp;说过了正事,花掌柜还说起他们这些周家的掌柜们过两日要去城外泡汤池,是主家那头给定下的,不要银子,免费请他们去泡一日,也是想答谢他们这些年为铺子上尽力,“他们还在问呢,问爷和夫人去不去的。”
&esp;&esp;周秉如今几乎是坐镇在汤池庄子上,庄子上的事儿几乎都是他说了算,陈玉成亲后,陈家给他安排了另外的差事儿,发到盛京去了,沈凌一个人,除了庄子,沈家还有酒楼等买卖要他打理。
&esp;&esp;他现在看周秉整日坐镇在汤池庄子上,一副不操心府中其他营生的模样就酸得很,自家的夫人会出诗集有甚用,风头也没出尽,沈姨娘跟弟妹的不合也叫人看了沈家的笑话,还不如会做买卖的呢。
&esp;&esp;他就是头老黄牛也迟早要累瘫的。
&esp;&esp;花掌柜头一回享受主家请客泡汤池的待遇,把这个天降的馅饼安到了女主子头上,早前些年,他们可没这样享福的时候,对喜春更亲近了些。
&esp;&esp;喜春摇头:“我就不去了吧,还没问过大夫我现在能不能去泡池子的呢,我连汤池庄子长甚模样都不清楚的。”
&esp;&esp;说出去谁信的,自家的汤池庄子,府城里鼎鼎有名儿的,喜春连见都没见过。
&esp;&esp;她决定回头请大夫问问,也要找个时间去汤池庄子上享受享受的。
&esp;&esp;待到了晌午,花掌柜请喜春一同用饭,她再三请,喜春也不好拒绝,遂应下了。花掌柜本是说请她去外边吃的,喜春也不好叫她破费,“你们平日是怎么用的,我就怎么用就是了,自己人,又不是谈买卖,不用弄那些。”
&esp;&esp;“那、那行吧。”花掌柜再三考虑,这才应了。
&esp;&esp;他们平日里吃都是在铺子里,请了街边的闲汉去小食儿店点个饭菜,等取回来后结了银钱,就在铺子后边的小间里用饭。
&esp;&esp;不止他们,这所有做买卖的都是这样,掌柜的、伙计们,除了家中有人给送,平日里吃的都是各家的街边小店里的。
&esp;&esp;一道蛤蜊饭,十文,鸭血饭、酱肘饭、八宝饭,一到了点,路边的小食儿店子,小铺子上人满为患,得了闲的就去寻了小店小铺,不得闲就多花几个铜板请个闲汉帮着取食儿,用完饭,再抽空把碗给送回去。
&esp;&esp;胭脂铺上的两个伙计要看铺子,是请的闲汉帮着取食儿,花掌柜带了喜春去外边转悠,看看要吃甚,还一道一道的介绍点评,喜春还从没看到这样的场景,临到午时了,街道两旁的路上全是推了小车出来的小食店,比那玉前街推出来的还多上许多,熙熙攘攘给堆满了的,有富余的就摆了三两张桌,不富余的,直接站在铺子边儿吃了起来。
&esp;&esp;花掌柜吃了好些年小食摊子上的饭菜,各家的味道她闭着眼都能数得出来,谁家的摊子上没有偷工减料,谁家的摊子用料好一清二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