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8章(1 / 2)

张衡想起他经历过的几位君主,刘保已经算非常年轻有为了,在他看来却还比不上那人。

刘保许多行事的作风,都让他想到那人的影子。

随着年纪增长,张衡已经越来越记不清对方的模样了他有些黯然的收回思绪,将目光投向桌面,那里放着一本书。

先帝在世时,由仆射刘珍、校书郎刘騊駼带领修撰记录西汉历史的史书《汉记》,随着两人相继逝世,《汉记》的写作也从此不了了之。

张衡一直想完成两位前辈未曾完成的事业,出任侍中后便收罗各种散佚文献,以图补充《汉记》。

司马迁,班家兄妹、范晔等人因他们写的史书有机会上天幕,使修史一事变得炙手可热起来,士人们都幻想自己能通过此途径得到试炼机会,纷纷开始修史。

日出东方,朦胧的晨光从纸窗投射进来,照在男人发白的袍角上。

坐了整整一夜的张衡眼眸干涩,他揉了揉眼睛,穿上官服,准备带自己刚修补完一版的《汉记》入宫觐见刘保。

金灿灿的向日葵花迎向天际,乌云间,一团朦胧的光源逐渐扩散,就像另一轮艳阳。

【早上好。】

清脆的女音响起:【上回和大家说,本期要与大家分享一位来自东汉的科技全才。

——为什么说他是全才?因为他每一项发明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,有人说,他的科学研究使当时的华夏科技领先世界一千年。

更有趣的是,他不但有令人惊叹的科学才华,在诗赋创作上也有不小的造诣,所以人们也称他为文理全才。

他是东汉的张衡,后人称他为“科圣”,意味古代科学界的圣人。】

圣人!又一个圣人!

名号一出,各时空人们哗然。

东汉初年的蜀郡太守张堪心情忐忑:“姓张,又是东汉出生的,会不会是我张家一脉的后人?”

司马相如起了好胜心:“他做的赋能有多厉害?”

司马相如自认在诗赋上的才能无人能出其右,凭一首《子虚赋》就得到了刘彻的青眼,封他为郎官。当初妻子卓文君也被他的才华所打动,与他私奔。

天女说张衡是文理全才,他倒想看看对方是否真有这文彩。

【张衡出生于南阳郡,家族为南阳大姓,与普通人相比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。不过,他家庭条件虽好,本人却刻苦上进,没有一般二世祖有的吃喝嫖赌毛病。

张衡年少便会做文章,他行千里路,独自前往雒阳求学,进入太学深造,研习经学,在此期间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。

比如这一首《定情赋》:

夫何妖女之淑丽,光华艳而秀容,断当时而呈美,冠朋匹而无双。

叹曰:大火流兮草虫鸣,繁霜降兮草木零,秋为期兮时已征,思美人兮愁屏营

这首诗赋背后的故事已无从考据,或许是歌颂爱情,思慕美人,细细品味其中用词,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充满了文学之美,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。

诗中提到的“大火”,指的是天上一颗星宿——东方苍龙第五宿,这颗星星高悬天空的时候,恰逢草虫鸣叫的季节,而“大火流”则描述的是夏历七月之后,心星开始从最高点向下行进,自然界随之进入了一个漫长的转变期:草木逐渐枯萎,白露霜降来临。

从星宿写起,又联想到节气,科学家写诗都这么不同寻常。】

优秀又勤奋上进的张衡,在许多家长看来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。

他们嫌弃地看向自家对照组,拿起鸡毛掸子就是一顿暴揍,“你看看你,再看看人家,条件同样好,人家怎么就能好好读书,你就这么不争气!”

纨绔子们心里腹诽,听听这句“思美人兮愁”,肯定是张衡追不到美人做的一首酸诗。

好嘛,害他们挨打,活该人家美人不鸟他!

“这首诗做的不错。”司马相如说道。

卓文君说:“何止不错,全诗用词清丽,情感动人,乃诉情赋里难得的佳作,夫君贬低了。”

司马相如哽住,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答话。

半响,他幽幽开口道:“那与我当年为你写的《凤求凰》比起来,你更喜欢哪首。”

卓文君小脸微红:“那自然是《凤求凰》。”

司马相如肝气纾解,露出了胜利的微笑。

【汉和帝年间,为讽谏承平日久后王侯公卿的过度奢靡,张衡效仿班固的《两都赋》,殚精竭思十年,最终在担任南阳县主簿的期间作成了《二京赋》,即《西京赋》与《东京赋》两篇。

这两篇赋辞藻华美,内容丰富,生动描绘了洛阳宫殿、飞阁以及楼榭的壮丽景象,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民俗风情,从商贾到游侠,再到各种杂技表演如角抵百戏等,特别是《东京赋》中对于驱逐疫鬼的大傩仪式描述得栩栩如生。

张衡所作《二京赋》,指责贵族阶层存在的腐败现象,文词含有浓厚的恤民之气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